命理咨询 - 紫微斗数 - 案例分析 - 四柱八字 - 玄空环境 - 相学知识 - 起名咨询 - 周易八卦 - 感悟人生 - 命理资料 - 咨询联系
古代帝王陵墓风水选址的智慧
双击自动滚屏
发布者:  发布时间:2025-05-14


 古代帝王陵墓选址暗藏玄机:从秦始皇陵到明十三陵,帝王们遵循'龙脉'聚气藏风,追求'高敞'避水护骨。郭璞《葬书》'气乘风则散,界水则止'奠定风水基石,却终是'吉凶由人,不在於地'。"
从秦始皇陵起,中国诸多帝陵便主要集中在西安、洛阳、南京、北京等历史古都周边。同时,河南安阳、河北临漳、浙江杭州以及宁夏银川等地,也散落着不少王朝时期以当地为都城所修建的帝王陵墓。随着风水学在唐宋时期的演变,人们开始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中寻找“龙脉”,这些地方峰峦叠嶂、地势厚实且能聚气藏风,被视为风水宝地,尤其是龙脉汇聚之处更是上佳之选。因此,中国历代的帝王们几乎都选择在这些地方建造陵墓。



  



 东晋时期,郭璞所著的《葬书》应运而生,该书不仅是对此前相墓术的总结与升华,更成为风水学的重要里程碑。书中所述“气乘风则散,界水则止”等理念,为后来的风水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赣派形势宗长期在全国范围内占据了风水术的主流地位,其核心要旨在于通过龙、砂、穴、水的巧妙配合,来寻求理想的葬地。其中,“穴”即棺椁的放置处,其方位以坐北朝南、负阴抱阳为佳。然而,在此之前,闽派理气宗也曾与赣派并行,其理论体系更侧重于在时间序列上达到天地人的合一。



 



 明十三陵最为著名,其中长陵的选址和建设尤为引人注目。明永乐七年,朱棣亲自审定了由赣人廖均卿等选定的黄土山吉壤,并将其改为天寿山,正式开始了长陵的建设。这样的设计使得从陵园大门到天子帝陵的路线,由原本的逐渐上升变为了一路下坡。
清代帝陵则分别位于河北省的遵化县和易县,距京都百余公里,被称为“清东陵”与“清西陵”。爱新觉罗·福临在巡幸时,被这里的山水景色所吸引,决定将此地作为自己的寿宫。而到了雍正时期,他在易县永宁山选址营陵,认为这里的山势是理想的帝陵之地。最终,清西陵在永宁山下建成。
历代帝陵对风水的尊崇,其背后的目的虽然明确而直接,但“吉凶由人,不在于地”的道理同样适用。无论是隋皇唐宗,还是宋王明帝,他们在寻找风水宝地建设帝陵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,最终都未能改变国祚的长度和子孙的昌盛。因此,这些努力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枉费心机。


 
 
打印本页 | 关闭窗口  

咨询岑宵子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:463279608 微信号:mlzxfw
Copyright&2007-2024版权所有 命理心理咨询 管理入口
浙ICP备10019250号-1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2222号
Baidu